阅读历史 |

第45章 拉任家一把(1 / 2)

加入书签

“大桃观察得很好。”任芸夸道。 被夸的杨大桃顿时露出腼腆的微笑,得到了娘的夸奖,嘿嘿~ “有不足不怕,但一定要正视它。今天只丢了两单生意,明日或许便是五单十单甚至几十单。”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一下。” 这个时代也没有个塑料打包盒之类的,而且灌汤包比不得其他包子,一不小心就能被压坏了。 虽然这两日看着已经卖出了不少,但其实仍属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以后肯定要大量售卖的,打包的问题确实也要解决。 任芸思量了一下,倒是有个想法…… “娘,可以用竹筒!”林善举立马提议。 任芸一笑,倒是和自己想到一处去了。 她先按捺住自己的想法,转而对林善举道:“这个提议很不错,你是怎么想到用竹筒的?” “嘿嘿,我之前看娘打包回来的酱料,都是用的竹筒。”林善举笑道,“而且竹子不要钱,满山都是,砍下来就能用!” “对,竹筒的成本确实最低。” “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像放酱料那样,十只灌汤包就会都堆叠在一起了?” 林善举一听,立马皱起了眉头,对啊,这样不仅容易粘在一起,放在下面的也容易被压坏。 “你看,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它们不堆在一块,最好均匀排放。”任芸耐心地继续引导他。 “娘,你让我想会儿。”林善言皱着眉头开始在摊位上绕着圈踱来踱去。 一边踱步,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竹筒再宽,也不能同时并排放下十个灌汤包……但是筒节倒是很长,总不能放一个再架一个吧,这样太费劲……哎?那如果把竹筒横过来,不就可以放了?正常大小的并排放五个没问题,大不了一份给人两只竹筒,但是……” 林善举有些捉急地挠了挠头:“但是横着放,想把灌汤包放进去就难了啊!” 就在林善举抓耳挠腮之际,林善言带着一块木牌回来了。他听了一耳,随口便道: “简单,竹筒子横过来,在上面开个长盖儿就成。” “盖子盖上,也能保温。” “还可以在两头打孔系上草绳,这样可以拎在手上,就不用捧着了。” 林善举眼睛一亮:“对!还是大哥厉害!” 他咋就没想到,还可以横着开盖儿呢! 大哥不愧是大哥,这种手艺活就数大哥最精通! 任芸倒是有些惊讶的,没想到平常瞧着木讷憨厚的林善言,脑子转得还挺快。她也是前世吃过竹筒饭,才想到可以用这种带盖的卧式竹筒的。 大概,是因为林善言的手工天赋? 想到孩子有兴趣特长,却没钱给他请师傅来教导培养,任芸顿时感觉赚钱的欲望更加迫切了。 若是林家几个小的知晓任芸的想法,一定会大吃一惊。 人家学手艺都是为了挣钱糊口,而自家后娘,竟然想着花钱让儿子去学手艺,就为了个兴趣…… 任芸看了一下林善言拿回来的木牌,上面写了句“此处已租用”,还落了个款“和光县衙”。 字迹说实话,算不上好看,甚至有些丑,看着应该是找了个人随便写的。 好吧,能凑合用就成。 任芸把木牌竖在了摊位中间,搭灶用的石头也不搬走了,直接用几块石头把摊位围了起来。 弄好之后,一家人便坐上牛车打道回府了。 吃过午饭后,任芸让林善举去一趟任家,买二十斤猪肉回来。 肥水不流外人田,她准备让任家长期供货了。任家有牛车,原身的二哥就是家里专门负责送货的。 之前量不多,她便没想劳烦任家。虽说就算买个一斤,任家肯定也会给她大老远送过来,但未免太过兴师动众。 当然不可能让林善举腿着去,花五文钱又包了趟老郑头的牛车,便出发了。 林善举怀揣着“巨款”,一路都激动得不行。他长这么大,都没摸过这么多钱! 娘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自己一定要办好差,不辜负娘的信任! 林善举的突然到来,到把任家一家子整得愣住了,这啥情况?林家这小子怎么上门来了? 林善举望着那一家子满身横肉的壮汉,不禁咽了咽唾沫,也不等对方发问,便一口气道明了来意。 生怕说晚了一步,就被人轰出门去了。 任家人不可置信地互相望了望,这才几天呐,就真的来拿货了?而且还让一隔一天就送二十斤猪肉过去? 等林善举忙不迭地掏出了二百八十文的猪肉钱,任家人这才确信了林家这小子不是来说笑的,顿时个个笑眯了眼。 看来闺女/小妹还真是赚到钱了,不然就那穷得饭都快吃不上的林家,怎么可能一下子能掏出这么多钱来! “都是自家人,咋还能跟旁人一个价?就算你们十二文一斤,给二百四十文就够了!” 任屠户大手一挥,爽快道。自己个亲闺女要拿货,必须的给低价! “不可。”林善举一本正经地说道,“娘交代了,必须按正常价格拿货,不能占任家的便宜。” “娘还说了,要是你们执意降价,那她就从旁处进货去。” 此话一出,几个大老爷们顿时一阵缄默,任大嫂更是忍不住捂起了嘴,眼眶都红了。 谁都明白这是任芸在拉任家一把,甚至不计成本,只为让任家能多点收入。 一家子对自家闺女/小妹的执拗性子再清楚不过,一旦决定的事就没有回旋的余地,所以最后只得答应了。 不过,任屠户还是往林善举带来的背篓里放了一对猪蹄和不少猪排骨。反正,闺女又没说不肯收这个不是? 林善举圆满地拿到了货,兴高采烈地回家复命去了。 再观林家这边。 送林善举出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