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4.咸豆浆油条(1 / 2)

加入书签

王大铁本只想留宿一夜便走, 但在温旬父子的热情挽留之下,又多待了两天。

主要是他们太想知道关于温仲夏在东京的一切,拉着他问东问西。

最后实在没的聊, 连那次践行宴上烤全羊多大只,烤了哪些菜,哪些最好吃都唠了几遍, 温旬也不嫌啰嗦, 听得津津有味。

王大铁本身也不急, 现在商队在广州那边的事情基本处理完了, 休整个几天便北上返程,他只要在商队离开广州前赶回去就成。

温旬和温季春不仅给温仲夏他们写了厚厚的回信, 给伍长贵也写了信表示感谢。

此外买了一些特产托王大铁带回去,比如本地产的米粉, 一种很有本地特色的织锦等等。

其实这边最盛产的是各种各样好吃的水果,是中原没有的, 只可惜路途遥远, 不便携带。

不过本地有一种酸嘢水果的做法, 将偏生的水果,譬如香橼、菠萝果,用酸梅粉、糖盐、辣椒粉等调味料腌制,吃起来酸酸脆脆,别有一番滋味。

如今天气凉了,装在罐子里保存得当,能保存相当长时间不会坏。

父子俩买了几罐,想着给远方的亲人尝个新鲜。

也多亏了有温仲夏寄来的金叶子,不然父子俩都没那么多钱买这些东西。

温旬只拿了一片金叶子换成铜钱,其他的收起来, 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使用。

最后林林总总,又装了一箱子回去。

要不是怕东西太多,拖累人家王大铁,温旬和温季春恨不得买上几麻袋。

王大铁走时,父子俩一路送他到城门口,直到一人一马消失在官道上,只剩扬起的飞沙,他们才放下挥别的手。

“唉。”

回去的路上,温旬又叹了口气。

温季春不解:“爹,妹妹他们在东京过得挺好,您为何又愁眉不展?”

“你妹妹如今有一身好手艺在身,我自是欣慰,但商场如战场啊,我怕她招人嫉恨,惹上麻烦。”

“爹我倒比您想得开。”

温季春笑着说:“短短时间能从摆摊到开食店,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夏儿能力出众,不是一般寻常女子,我相信就算遇到什么麻烦,也绝难不倒她。”

“我也希望如此。”

温旬背着手,和儿子并排走在连青石板都铺不起的街上,看着路过的小食店,不禁幻想女儿他们开的店是什么模样。

“没准妹妹以后的买卖越做越大,哪天把分店开到宾州来了。”

明知道这不可能,不过父子俩还是说笑了一回。

“说起来下个月初便是冬儿的生辰了吧。”

“是,十月初三。”

“又大了一岁咯,小孩子长得快,一岁一变,别到时迎面认不出来。”

温季春怕父亲又惆怅起来,故意转移话题:“爹,咱们晚上吃烧烤吧,就像王大哥说妹妹做的那种烤串。”

温旬狐疑地上下打量他:“你那厨艺,行吗?”

平时主要是温季春做饭,他那灶上功夫,不提也罢,没别的,煮熟了就成。

“您别瞧不起人,妹妹能做,我也能。”

温季春不服气地放话,大踏步奔去买菜。

温旬落在后面,失笑摇头。

孟冬十月,蓄谋已久的北风悄无声息,一夜袭来,打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简直是速冻式降温。

徐袖早上起来,没有防备打开门,只站了一瞬,便抱着胳膊,打着颤儿奔回屋内,嘴里嚷着:“天爷,要冻死个人。”

早就起床的金水刚洗漱完毕,走到门口笑着提醒:“掌柜的,今儿天气可冷了,得多穿点。”

她们几个已经裹上了崭新的冬衣,领边还带着一圈绒毛,可暖和了。

屋里头的温仲夏其实已经醒了,只不过贪恋被窝的温暖,舍不得起来。

又赖了一会儿,还是艰难地钻了出来。

倒不是要起来做早饭,金水、二丫她们会弄,主要是她再不起,冬儿这小家伙也跟着继续装睡,其实脑袋蠕动了好几下,她都看见了。

她穿好衣裳,再把弟弟提溜起来。

“小寿星,起床了,今儿穿新衣服上学去。”

温孟冬本还有一些墨迹,听到这话,麻溜地起身。

“阿姐,今儿开始我就七岁了,离大人又近一步。”

“是,小大人。”

温仲夏一脸好笑,小孩子都梦想着长大,岂不知小时候才是最无忧无虑的。

她从衣柜里拿出新衣裳,墨绿色缎面的棉衣,领子袖口皆滚了一圈白色兔毛。小孩子怕冷,就算刚入冬也得穿得严实一些。

另外还做了同色系的帽子,等他出门时戴上。

冬儿自己穿上新衣裳,开心地在穿衣镜前照了照。

小家伙长了肉,又抽条了些,这墨绿色的衣裳上身,很显气质,有些小帅气了。

早上吃的是豆浆、油条和葱油饼。

豆浆爱吃甜的,放糖。

爱咸口的在碗底铺上榨菜、虾皮、小葱花,再来一勺酱油一勺醋,滚烫的豆浆浇入碗中,瞬间冲起絮状的豆花。

最后千万别忘了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