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三十章 阅卷(1 / 2)

加入书签

“两位,晚上我做东,咱们吃点宁台特色的美食。”黄强民热情洋溢的招呼着。 同类的邀请,他之前就有做过,崔小虎和李浩辰婉言拒绝了。 这一次,黄强民再次发出邀请,两人的目光就不由落在了江远身上。 有的专家在公事阶段伺候着就行了,有的专家,确实散发着令人难以拒绝的魅力,让人不自觉的想要全时段接近…… “晚上一起吃河鱼好了。”江远也发出了邀请。 他看出来了黄强民的心思,恰巧,他也挺愿意配合的。 部委还是有很多资源的,远的不说,自己要是想多弄个实验室什么的,若有省厅出面,清河市局再出个大头,县局可能自筹四分之一左右就能建起来。但要是有部委的帽子,县局说不定就只需要自筹八分之一,市局的出资也能少一半。 再者,部委还能提供形形***的有趣的案子。 一个县城的创造力是有限的,但一个省,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可就不同凡响了,许多人构思犯罪,可能会花费几个月乃至于几年的时间,然后再花费时间去练习和修正,然后才会执行…… 将这样的人绳之以法,对警察来说,也算是职业生涯中的小快乐了。 崔小虎和李浩辰收到江远的邀请,满足感大增,连忙答应。 他们自然也是想要跟江远亲近的。 部委固然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但具体的工作总要下面的触手来完成。而大部分的触手上面的吸盘松的像是戴了两个月的口罩,有些吸盘能吸的很紧,但挂不了重物,或者就需要放置24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才好用。 江远这种就不一样了,不用时间等待,还扛得住超重的物体,这个效率和份量,堪称起重机级的触角了。 黄强民见状,笑的嘴角乱飞,心想,这就是现在经常说的什么双向奔赴吧。确实是美。 午餐就在一个河边的排挡用了美味的河鱼。 河边的排挡,都是依靠渔民关系来生存的。 跟渔民的关系处的好的,就能收到多一点的美鱼,当日出售也好,临时放在鱼排里养一养也能行。 这是大酒店里不具备的优势。大酒店里的特色还是海水缸,养着来自外地的海鲜龙虾等等,卖价比大城市里更贵,自有其消费群体。 新捕捞出来的河鱼刺多肉少,但鲜的飞起。 特别是一条两斤重的粗鳞鱼,上桌没几分钟,就被大家快速的吃了个一干二净。 “这个粗鳞鱼看着像草鱼,吃着可是真香。”崔小虎一边回味一边称赞。 “钓鱼的也喜欢钓它,手感好,两斤的粗鳞鱼,水里面的手感能有十斤。”黄强民笑着介绍: “而且,这个鱼的价格也好,一条鱼就算是回本了。” “这鱼长的太像是草鱼了,要是我钓上来,估计都不知道就给放了。”崔小虎道。 “它的鳞片可比草鱼大多了,见的次数多了,就能认出来了。”黄强民笑了笑。 “会不会就是草鱼的一种,然后生长的环境不太一样,就像是广东的脆肉皖一样。” 脆肉皖就是养殖过程中喂了蚕豆的草鱼,基因上没有任何的区别,只是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肉质变的脆韧结实。从这一点上来说,说人肉是酸的,显然是不科学的,至少也是以偏概全了。 江远捡了筷子黄瓜,清了清口,道: “粗鳞鱼是肉食性的鱼类,习性和草鱼也不一样。在水里很凶猛。” “对哦,江队是宁台人。”崔小虎才想起来似的。 黄强民笑道: “这还是江远的面子,才有这么一条粗鳞鱼吃,平时我过来好几次,问说有没有粗鳞鱼, 都说是没有的。” “那是真的没有,这才赶巧了。”排挡的老板正好送道小菜过来,赶忙解释。 等老板走了,崔小虎试探道: “江队和排挡老板认识吗?” 江远也没有要瞒着的意思,就道: “排挡老板租的这块地,是我家里的。所以认识。” “哈?”崔小虎回头看了一眼,就见排挡店稀稀拉拉的摆着几十张桌子,还有一个百多平米的厨房。 县城里的地不值钱,但这么大一块面积,租起来的租金恐怕也不低。 崔小虎一下子就沉默了下来。这么一来,江远根本就是不缺钱啊。 京城里不缺钱的人多了,他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但不得不说,跟这种人打交道,还真的是相当不同的。 黄强民这时候笑着道: “江远扎根家乡,他在家乡生活的也确实舒服。其实,要不是江远自己上进,像我们宁台县,现在已经没什么案件了,真的可以每天上班打打卡,下班喝喝酒的过日子的。” “是啊……”崔小虎长叹一声。 这不缺钱,又有技术的干部,要是再没点追求的话,真的是难搞。至少他这样的老实孩子是搞不懂的。 黄强民也看出来了,这时笑呵呵的道: “其实部委有案件的需求的话,给我们江远做,也是挺好的,不过,要是能把案子筛一下,正好是我们江远擅长的,那就最好了。” 崔小虎正色道: “那是当然,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熟悉各个领域的专家找到最适合大家发挥的范围……为侦破重案大案储备力量,也是我们的工作……” “不错不错……”黄强民心里念了一句傻孩子。不过,这样子的年轻人能在部委里呆着,要么是读书读的特别好,要么就是家里给了机会……黄强民笑呵呵的将话题拉回了饭桌。 午后。 茶足饭饱,京畿方面的消息也传了过来,犯罪嫌疑人已经认罪,开始交代犯罪事实了。 崔小虎过来回报情况,道: “案犯也可怜,失业在家,信用卡也欠了钱,房贷也还不上了,银行的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