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4章 圣旨(2 / 2)

加入书签

自出击导致全军覆没,这使的这场大败,就又笼罩了一层有罪的纱衣。

了几天时间,巡视了降级为镇的两军,又慰问了下战死者的家属们。

带着几分沉重心情回到幽州,几天后果然长安的使者到了。

来宣旨的是秘书郎长孙冲,长孙无忌的嫡长子,李世民嫡长女长乐公主的未婚夫,

这位皇后外甥、未来女婿,虽然很年轻,但仕途顺畅,年年晋升,一年还要升几级,前年还是八品,去年便是七品,今年已经是从六品上,按这势头明年那就是五品了。

等到过三四年完婚尚公主,估计到时起码也得是位列四品少卿。

“小侄拜见叔父。”

长孙冲比武怀玉也就年轻几岁,但见面还是很客气,武怀玉儿子跟他妹子订婚,他喊武怀玉叔父倒也合适。

“赵国公近来可好?”

“家父自用了叔父的方子,如今在家调养,身体越来越好。”

寒喧过后,长孙冲向武怀玉宣旨,宣的是皇帝的口谕,并不是经中书门下发出的明旨。

皇帝口谕也只是宣他进京面圣,没有多说其它。

“独孤公之事,其实谁也没想到,圣人如今将其长子独孤谋已经养在宫中,”长孙冲道。

安康公主跟高阳公主都是今年出生的,李世民特意把安康公主赐婚给表弟独孤彦云的儿子独孤谋,然后派他来幽州做安东副都护、檀州刺史。

谁料到他刚到幽州没一个月,就战死了,还是不听将令擅自出击,甚至连下十三道军令召他回,他都不回而中伏战死,还拉了五千将士陪葬,这个事情,传到长安的时候,李世民都不敢相信。

所以一直压着,等到越来越多的报告到长安,各方面都佐证了确实是独孤彦云的错,导致此败亡。

皇帝是既惊又难过。

这是自己表弟,虽然他家不是真正的独孤家的人,可打小一起玩耍,多年来一直跟随自己身边,玄武门之时更是忠勇九将之一。

刚把女儿许给他儿子,给他安排到幽州,寄以厚望,这就样死了。

李世民甚至都觉得没脸处置。

一直搁置着。

长安知晓了大石沟战败详情后,许多人弹劾武怀玉,但更多的是弹劾丧师辱国的独孤彦云。

在潮水般的弹劾中,李世民下旨将独孤谋收养宫中,也算是做了某种表态。

对独孤彦云的正式处置还没出来,谥号、封赠等也还没安排,

“此次北征山奚,斩首十万,俘虏数万,缴获牛羊牲畜二十余万,拓地三百里,功在社稷,圣人召叔父回京,定是封赏。”

武怀玉笑笑。

独孤家,那是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的关陇军事贵族门阀,甚至他家以前在北魏也是世代将门,虽说做了独孤信家臣,改信独孤,但并不影响他们家族如今在大唐朝中的地位。

独孤彦云的死确实怪不得别人,但他突然空降幽州,然后突然就战死,要说皇帝没点怀疑是不可能的,估计这么久没有动静,皇帝肯定是派出了诸如六扇门、百骑司这些秘密特务机构在暗中调查。

武怀玉是不怕查的。

他也不怕独孤家族归罪于他,这事他才是被独孤彦云牵连受害的。

只能说独孤彦云运气不好,谁能想到会在北山奚杂胡手里翻车呢。

若没有独孤彦云这一败,整个征讨北山奚胡的战事其实是非常完美的,战果丰盛,向北拓地三百里啊。

而且干掉十几万北山奚胡后,曾经燕北强蕃奚族,也是元气大伤的,经此战,奚人没个二三十年,都恢复不了元气,对大唐没了威胁。

可惜,遗憾的是独孤彦云死了,还覆没了五千将士。

这就好比武怀玉准备了无数珍稀食材,精心烹饪了一桌好菜,结果独孤彦云酒喝多了,直接吐了一地,还溅坏了几个菜,

虽然其它菜都还好,可大家都无法忽视那一地呕吐物。

“幽州都督府和安东都护府的事务,移交给谁?”怀玉问。

皇帝没有说要武怀玉把幽州这边的事务交接,只是让他回长安一趟,尽快,不过朝廷已经委派了右骁卫将军、武水县公上柱国、实封四百户的李孟尝前来接任安东副都护兼檀州刺史。

李孟尝,赵郡李氏出身,不过隋朝时已家势破落,沦为饥民,后来入太行为盗,还成为王君廓的部下,归附朝廷后便一直在李世民麾下效力,也是玄武门九将之一。

这是个很年轻,但也很猛的悍将。

玄武门九将之一的独孤彦云战死山北,李孟尝前来接任,武怀玉若有所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