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0章 卧榻之侧(2 / 3)

加入书签

被选中。”

“下次若还有招兵,一定要再去试试。”

“是啊,不奢望能跟阿发一样发达,只求能够当上个武士就好。”

“能当上武卒也愿意啊,还武士,武士可没那么好当的,在军中不是旗手就是伙长等,那都是精锐,号称锐士,立功的锐士听说还能进讲武堂进修,成为武公的学生,将来能成为武官。”

大家吃着早餐,有羡慕者,有期盼者,

“进吕宋军当兵这事啊,咱这些人也别抱太大希望,吕宋军现在多少人想进啊,可要求也高啊,既要年轻还能得勇武,最好是一家人都在吕宋安家的。”

“所以说啊,与其现在奢望进吕宋军,倒不如先在吕宋落户,家人没接过来的,都赶紧接过来,趁现在有机会,过来落户有福利啊,一来就能分田。

一丁授田百亩,一户能授二百亩呢。家里要是成丁多,吕宋衙门也是鼓励分家另立户口的,照样能多分地。

这样的机会啊,我看也不是一直会有的,现在赶紧把家人招来落户,把田地先分到手,而且现在吕宋到处缺人,就算当不了吕宋军,谋个其它的差事也比较容易的,

哪怕是进工坊待遇也不错的,

咱吕宋最近不是正在建船厂嘛,还有铸造场,冶铁场、织造场、木材场、木器场、砖瓦窑场等等,我听说要是能进去做正式工人,待遇都还不错呢,分地都能多分些,还能分房子住。”

这就是吕宋的机会,

勃勃生机,万物竞发,

处处都是机遇,

只要你胆子大敢来,肯在这扎根落户,那你就比别人抢先一步。

就如那个鱼贩子所说的一样,这样的机会不会一直有,现在吕宋正在建设,机会多,但慢慢的以后机会就少了。

说白点,就拿授田这事来说,土地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这样授分下去。以后地会越来越值钱,越来越少,

就如中原,

武德初,刚改朝换代,朝廷手里有许多公田、无主田,于是分授百姓,但几年之后,地就授的差不多了,后面的百姓就没机会再分到田了。

朝廷的均田制,也就大规模的均了那几年,后面名存实亡。

吕宋现在不少人并非移民,而是武家从中原招募送来的雇工,签的雇佣合同,一般三年起签,待遇比在中原内地要高些,

现在吕宋当然也希望这批人能够留下来,从雇工转为落户,甚至是把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都拉来吕宋落户。

因此吕宋州给出的落户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首先就是授田这块很足。中原就算是武德初,一丁授田百亩,也只是理论上,而且百亩田里能传给子孙的永业田,也只有二十亩,剩下余十亩是死后要归还的口分田。

吕宋的永业田却提高了,最低都是永业、口分三七比例,百亩里就有三十亩永业,甚至还能达到四六和五五,最高五五。

分你一百亩地,五十亩直接就是你私人所有了,另五十亩也是不用交租仅交税的田。

地租可不少,往往是五五分成,而田赋却并不遍,一般也就是二三十税一左右的税率。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吕宋分授给落户移民的地,其中的口分田允许他们买下,会有些条件限制,但耕种一些年限后,可以出钱买断,成为永业田,价格且并不会太高。

再诸如,武怀玉打算在吕宋实现小学三年免费教育,七岁以上男孩,只要有吕宋户口,都可以免学费读三年书。当然,学费免除,但书本纸笔等费用得自己承担,可这仍是一项很惊人的福利。

再诸如落户吕宋后,吕宋招兵、招工,优先录用等,这些都是极好的福利待遇。

在中原,哪怕是现在贞观治世,许多百姓都已经是被按在最底层,永无出头之路,但在吕宋,现在阶层却还并没有那么明确的限制,还有无数机会,还可以创造无限可能,

就如那个阿发,以前只是被歧视的蜓人,本来他们连上陆地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却成为武官,拥地千亩,成了小侯爷的亲卫骑士。

“小二,结账。”

武怀玉吃完海鲜粥,很满意,粥好吃,旁边这些人话中对吕宋的赞叹,更让他满意。

“客官,一碗海鲜粥一文钱,一份白灼墨鱼两文钱,承惠五文。”

吕宋是产粮区,也是海港码头渔资源丰富,鱼和粮成本都贱,吕宋因为如今大量移民过来,所以粮价才高点,但也就跟长安一个价,斗米五钱。

一碗海鲜粥价格,相当于两升米价,店里的鱼丸面也是这个价格,确实很实惠,毕竟量很大。那份白灼墨鱼虽加工简单,可真是一大碗。

总共才三文钱。

不得不说,吕宋现在虽很热闹,但这物价还是控制的不错,这也说明吕宋粮食等物资还是储备比较充足的。

武怀玉直接扔下一枚银开元,“店里所有餐钱,我买单。”

“不用找了。”

小年捡起那枚银开元仔细的确认了下是真的后,呆在那里。

一枚银开元啊,上面有个月牙痕呢,这可是品质最好的银开元,这一枚银开元比铜开元还小一点,但一枚却值一百六十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