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8章 苍龙老矣,雨夜惜别!(2 / 3)

加入书签

然而王子腾也知道,林如海虽然跟贾家联姻,但从来不在太上皇和皇上之间站队,是个明哲保身的中间派,这次皇上任命他为应天巡抚,专门审理此案,又派出锦衣卫指挥使易洪监督,显然是有意逼使林如海站队,林如海最终会怎样选择,实难预料啊!

…………

雨还在下着,而且有越下越大的趋势,大观园的蘅芜苑内,薛宝钗正和莺儿、文杏这两名婢女忙着收拾行李,香菱也被派来帮忙了。

话说这个香菱生得十分美貌,借用原著中周瑞家的一句来形容,那就是“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可见香菱的容貌确实出挑,有点像秦可卿,当初薛蟠这浑货之所以打死人也要把香菱抢过来,估计也是因为后者长得漂亮。

然而让人无语的是,薛蟠把人抢来后,这些年竟然还原封未动,要知道这货可不是什么好人,而且男女通吃,当初还专门跑到贾家族学里“交朋友”,像香菱如此活色生香的美婢他竟然能忍住不动,实在让人想不通。

言归正传,且说薛宝钗等人正收拾着行李,史湘云和贾探春二女却冒雨而至,嗯,后面还跟着一个拖油瓶——贾宝玉。

薛宝钗连忙停止了收拾,着莺儿砌茶招待,一边道:“这么晚了,还下着雨,难为了你们还来看我。”

史湘云红着眼圈道:“宝姐姐要走了,别说下雨,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云儿也是要来的。”

薛宝钗闻言也是眼圈一红,不知不觉间,她在贾府已经住了三年时间了,姐妹间朝夕相处,感情亲厚,此时突然要离开,自然也不十分不舍。

史湘云无父无母,自小便由叔父和婶婶养大,在家里没什么地位,每日都要做针线活做到很晚,有时帮贾府这边的丫环打个络子什么的,都会挨婶婶的白眼,只有被贾母接到贾府玩,才能过上几天清闲快乐的日子。

而薛宝钗待人宽和,脾气也好,而且善解人意,对史湘云关怀备至,处处为她着想,所以在史湘云心里,薛宝钗就是她的亲姐姐一般,如今薛宝钗突然要离开,回金陵去了,对她来说简直就像晴天霹雳一般,不自觉便流出眼泪来。

“宝姐姐,你此去还会回来吗?”史湘云牵着薛宝钗的手,泪眼模糊的问,更是显得娇憨可怜。

薛宝钗既感动又怜惜,但是她还是摇了摇头道:“尚未可知,至少短时间内不会,金陵那边的生意本是二叔帮忙打理的,如今突然没了,婶子又得了痰症卧病在床,堂弟妹也年幼,等那边处理完,只怕也要一年半载的。”

贾探春叹了口气,伤感地道:“天有不测之风云,人世间的事总逃不过意外二字,本来说好年后建诗社的,岂料林姑爷病重,颦儿大正月的便匆匆忙忙南下,如今宝姐姐也要去了,这诗社终是建不成的,经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再可聚首,也许这辈子再不见也未可知。”

贾宝玉本来就心有戚戚,闻言立即稀里哗啦地哭起来。正如曹公笔下所言,贾宝玉此人喜聚不喜散,只愿儿千日红,大家常聚不别离。

史湘云正伤心着,眼见贾宝玉眼泪不要钱似的大哭,既好笑又伤感,于是反过来劝他道:“男儿有泪不轻弹,你一个须眉男子,嚎个什么劲,仔细外面听到了告诉老太太,闹得他老人家也不得安生。”

贾宝玉抹着眼泪道:“林妹妹走了,现在宝姐姐也要走了,住在这园子里还有什么意思?”

薛宝钗心里暗叹,这位虽然不爱读书,却不失真情真性,若自己和颦儿走了,他能于读书一途上发奋图强,倒不失是件好事,男子总归是要承担起家业的,终日在内闱厮混,如何得终了?

念及此,薛宝钗便硬起心肠道:“宝兄弟别闹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在你们家也只不过是暂住,总有一日是离开的,不是今天就是明日,何必自寻烦恼。”

“为什么要现在离开,等我死了,化成灰了再离开不行吗?我看不见,听不见了,就不会难受了。”贾宝玉哭着道。

众人都既好气又好笑,贾探春连忙道:“二哥哥又浑说起痴话来,那有咒自己死的,多不吉利。”

贾宝玉却趁机抓住薛宝钗的衣袖道:“宝姐姐不走行吗?让薛大哥走一趟就行了,或竖只不过是叔父。”

薛宝钗面红耳赤,既羞且气,忙把衣袖抽了回来,同来的袭人见状连忙前拦住贾宝玉道:“二爷别胡搅蛮缠了,宝姑娘此行回金陵除了奔丧,还要料理生意的,等那边料理完,自然就回来了。”

“真的?”贾宝玉眼见薛宝钗脸有愠色,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唐突了,只得讪讪地偃旗息鼓。

史湘云和贾探春见状暗暗后悔与贾宝玉同来,这位平时待姐妹都极好,而且脾气也随和,可一旦痴劲发作起来也让人头疼,幸好没有摔玉,否则又闹得家宅不宁了。

贾探春将一封信交给薛宝钗,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