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章 担当(中)(1 / 2)

加入书签

一块二一丸的药,现在也算是天价,李胜利出口之后,驾车来洼里村的人并没有说话。

而是看向了身后的两个女人,他是洼里往北山上村的支书,两村相距三十多里地。

山上,就属于纯粹的山村,山上的名字虽土,但也是个传承了几百年的古村,人口比洼里少点,但村子可不小。

“这個时候别看女人,他们断不了的,你是男人你说,我也不要你们钱,就问你们能不能用药。”

见男人回望,女人犹豫,李胜利看了看眼前的驴车,驴子油光水滑但眼神浑浊,驴车老旧的厉害,显然从驴到车都是古董。

再看几人的装束,男的一身满是补丁的中山装,应该是夹袄改的,夹袄无盖的侧兜,李胜利很熟悉。

而两个女人则是穿着紫褐色的斜襟棉袄,底色已经看不出来了,显然这几个的条件不怎么好。

这应该也是他们不去医院来洼里的主要原因,医院,一听就是花钱多的地方。

自己口中一丸一块二的安宫牛黄丸,可能是把他们吓到了。

两个女人对望了一眼,她俩的岁数都不到三十,在大队里不要钱,要什么,女人多少清楚点。

犹豫了一下咬了咬牙,两个女人先于男人点了头。

“成,您用药吧……”

攥了攥手里的大马鞭,山上的支书,也带着犹豫点了头。

山村的日子也不好过,粮所征公粮,要的是苞米、小麦,豆子、小米当然更好。

但山村不出别的,地瓜、南瓜不少,玉米、小麦的产量,收起来的比撒下的种子多点有限。

能过好的村子,还得是洼里这样,前有平地后有山地,平地打粮交公,山地产瓜自用。

山上村的自留地也不少,产量也可观,可山上的地瓜、南瓜,大多用来换公粮了,比穷、比惨,山上村,一直以来都是公社的第一名。

山外面一个工分能合到一毛上下,山上村连三分都合不上,前几年连年负分,村里的社员,人人都欠着公社的债呢!

“看好了,这是同仁堂买来的安宫牛黄丸,带蜡封的。

别扫一眼算完,看仔细了,孩子烧的厉害,用药咱们必须看准了。”

不理会满心烦恼的三人,李胜利只做自己应该做的,将肖凤递来的八角盒打开之后,在三人眼前各自停了一下,这才开了蜡封。

“去弄碗水过来,屋里的药罐熬上一罐姜汤,烧上一罐热水。”

看了看孩子的岁数,见两个都是男孩,李胜利将手里的蜜丸掰下了三分之一,想了想之后,掰下的三分之一,他又掰成了两半。

剩余的放进药盒,他只拿着六分之一的蜜丸,分了两份,又搓成了一粒粒的小丸药。

这才轻轻喂给了两个孩子,各自用水冲服之后,李胜利找了一下留守的会计张连福,在村部弄了一件空屋。

让几个来问诊的暂时落脚之后,他才回了自己的医务室。

挨个给屋里的老头老太灌了一碗姜汤,李胜利头次把人从医务室给赶走了。

有了马凤霞添乱,弄不好这边会来不少的流感患者,这些个六十开外的老头老太可经不起折腾,万一染上了流感,麻烦的还是他这个驻点医生。

对于李胜利的驱赶,老头老太们也乐意接受,各自说了句让他小心之后,屋里也就没人了。

“你们俩一会儿也喝了姜汤,带上口罩,勤洗手。”

嘱咐了妹妹跟肖凤,李胜利便自顾坐下看起了医书。

“哥,你为什么不戴口罩,还有刚刚用药的时候,你太抠了。”

妹妹尊重哥哥,关系稍微好点的家庭里,都不会有这种兄友弟恭的场面。

要么妹妹害怕哥哥,要么哥哥害怕妹妹,要么就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反正李家的妹妹李映红是不害怕哥哥李胜利的。

在家的时候,她还时不时的仗着自己学习最好,给哥哥李胜利上眼药。

最近她也是被老娘韩金花打老实了,出了家门,憋了快两天,这不就原形毕露了?

扫了一眼说话不怎么客气的妹妹,李胜利觉着年前还得让老娘给家里的兄妹俩加餐,这性格还是有些跳脱。

接触时间虽短,但熟知小叔李胜利脾气的肖凤,怜悯的看了一眼挂拉着小姑名号的李映红。

每次小叔露出这种眼神,多半都是在算计人,自己二哥拖谢公子进公厕那次,差不多就是这种眼神。

“在医院、在卫生院都必须戴口罩的,但在洼里的卫生所不成,小村子的卫生所也不成,田间地头更不成。

口罩虽小,戴上了就遮住了你跟村民之间的情义,卫生?防疫?

老百姓看到的可不是这个,你脸上的口罩,只能让他们觉着你高高在上,觉着你傲气。

做村医,不戴口罩就是对社员的尊重,这虽说不讲道理,但就是村里跟大队上的道理。

这很不科学,但很实在,你戴上了口罩,就是远离了你的患者。

洼里不大,统共这么百十户人家,你得罪遍了,就没法在村里立足喽……”

妹妹李映红开了口,李胜利也就给她上了下乡的第一课,你敢高高在上,社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