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章 靠山吃山(中)(2 / 3)

加入书签

裂的嘴唇,以及脸上的气色,许多事是瞒不过李胜利的。

内科中级也不是盖的,长久站立,气血运行不畅,也逃不过中医的望字诀。

“没有,我是下工才来的……”

听到小寡妇的遮掩,李胜利也没当着肖凤跟赵老大的面揭穿她。

只是手往村子的方向一指,示意几人下山。

差不多到了杨玉莲家,看着烟囱里的袅袅炊烟,李胜利回看身后的小寡妇,人缘不差,还有帮忙给做饭的。

进屋坐下之后,李胜利也不耽误功夫,昨晚做的钎子太少,按照上午插钎的频率,明天至少要带三五倍的量。

“杨姐,钎子做的少了,照着昨晚的数,再弄几十份吧……

村里的独轮车收拾一下,我估摸着,春采能出的东西不少,仅靠人驮怕是不赶趟。

这两天我在山里插了钎子,过几天就得出去一趟,你这边抓紧点。”

小寡妇对他起了情愫,也是难免的,毕竟李胜利接的活不好,是她男人当年想干没有干成的。

山上的别院李胜利又志在必得,有些事也得跟对待肖家嫂子张英一样,尽量视而不见。

同时,帮助山上脱贫之后,统哥许的山上藏宝图,李胜利也志在必得,有些事现在基本也明朗了。

当然,明朗只是对杜老爹这类人而言的,战守逃降死,无非也就这五种选择。

杜老爹的位置,决定了他可进可退,战守逃降死,五字可以任选,杜老爹选了前三个字,只是战与不战,还要看形势的。

李胜利这边的先天不足,守不住、逃不掉、又不敢降,死战也没他的份儿。

只能站在五字之外,搅动风雨了,想要搅动风雨,就需要铺垫,钱对铺垫而言不可或缺。

按照现在的花钱速度,娄家的几十万不够花,开源聚财还是要的。

安排好了杨玉莲这边,李胜利依旧回上面的别院过夜,只是夜里,肖凤给他说,有人在院子外面。

“不去管她,安心睡觉。”

打发走了肖凤,李胜利倒头就睡,现在要操心的事情很多,哪有功夫给小寡妇做心理建设。

除了山上的春采之外,洼里也要春采探路的,还有药材公司这边,以及后续的药材炮制。

这些都是需要李胜利亲力亲为的,除了与药材生意相关的,这两天李胜利还要进城找王前进,弄点后勤淘汰的装备。

帐篷、行军锅、工兵铲、工兵镐之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进山的主力是马店集的社员,山上村这边弄的条件太差,风餐露宿在山里,只怕春采会成为一锤子买卖。

这么多事压在肩上,还有马上就到的风雨,门外踯躅的小寡妇心里在想什么,或是想要得到什么,李胜利没功夫搭理她。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起来热身吃饭之后,看着山脚下大堆的树条钎子,李胜利也看到了山上村社员的心气。

一指半二指粗细的规格,每一捆都能保证,虽说尾稍的碳化部分或长或短。

但起码山上的社员们,没有潦草的糊弄他,弄些杂乱的树棍应付。

“杨姐,村里人的心气不错,许多进山需要准备的东西,你这也要考虑周到了。

做事就要有个做事的样子,事情还没做成就想三想四,还怎么有心力把事做成呢?”

点拨完了小寡妇,李胜利跟赵老大一样,扛上三捆大概六七十斤的木钎,就头也不回的进了山。

“有男人真好……”

见李胜利几个进了山,杨玉莲嘟囔了一声,也没跟昨天一样在山口死等,而是转身回了村子。

马店集的事,她过去的时候也打听过,虽说马店集的日子具体是怎么过好的,村里人不知根底,但杨玉莲知道。

别看那老支书王胜庭是个威风八面的,但也没本事让马店集起死回生,能有这个本事的,只能是刚刚还站在山口的李胜利。

马店集贩羊的买卖,头一批去的人里就有山上村的杨秀山,一些马店集社员不清楚的状况,杨玉莲这边是清楚的。

山上跟马店集还不一样,劳力不足如今才是山上村最大的短板,困难时期之前,山上村还是能维持的,那个时候的山上村跟洼里大小差不多。

如今,想要缓一口气,只能靠着李胜利跟马店集的关系借人了。

许多事情,杨玉莲看的比洼里的赵满奎、马店集的王胜庭清楚。

事情的关窍都在进山的李胜利身上,他只看上了山上村的宅子?

在杨玉莲的眼里,那只是一堆山里的破房子而已,马店集、洼里,起上这么点房子,不说轻而易举,但今年当年也没多大问题。

至于人口更多的马店集,只要有地,房子起多少,就是老支书王胜庭一句话的事儿。

作为山上村的掌舵人,杨玉莲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如果不跟李胜利扯上关系,山上村的好日子只是镜花水月。

有了实打实的亲近关系,李胜利这边才能出全力,洼里不就是这样吗?

就因为赵满奎跟李胜利是干亲,所以妇女主任马凤兰就进了公社,这里面要是没有李胜利的干系,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