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业精于勤(下)(2 / 3)

加入书签

蒲老、小李大夫,你们只管施药就好,我这体格也算不错,就当是实验样本了。”

杨师傅也算是个洒脱之人,虽说是留学归来,但对中医并无歧视,只是许多事还是要以疗效说话的,这次如果能治好这位杨师傅。

那中医在科学界,也要有一席之地的,不为别的,就为接下来那些因辐射病受益于中医的人,现成的例子摆在了面前,真讲科学,那你就去跟那些科学家讲。

将杨师傅安置好后,李胜利、蒲老又跟营里的一众老汉对了一下,细说了一下表证。

众人一起碰出的结论就是,如果升降散、四君子汤无效,就只能按李胜利所说消渴病的症状来试试了。

行医途中遇上新病,对于医家而言也是幸事,中医三千年,积累的经验太多了,升降散可用于治泄热,说句难听点的,这玩意儿说是感冒药也不过分。

但这剂药能治的病多了,结合下医已病、中医欲病的道理,李胜利的立方开药,还是可圈可点的。

跟一众老汉碰好之后,自然就是用药了,因为是开了一个新病症,所以李胜利也没拿杨师傅的客气话,当做虚话来听,三天一个的疗程还是要试过的。

如今各方都在为北边的事做准备,自训班义诊点这边来的病家也就不是很多。

蒲老祭出辐射病的小册子,不过两三天就有了病例,也是实际所需,真要遇上了老大哥的小手术,辐射病还真就是不得不谈的问题了。

等到晚上快下工的时候,待遇一般的谢飞,也被小吉普送了回来。

两人见面之后,谢飞这边也提了办公室那边,对辐射病的态度,那就是尽快拿出成果。

一路走着回马店集,谢飞这个联络员也大致说了今天的工作,无非就是熟悉以前杜娇阳留下的活计而已。

北边虽说有压上来的趋势,但只要没真正的压上来,许多事都是要一如往昔的,不能自乱阵脚。

作为杜娇阳的候补,领导办公室那边也知道谢飞的作用,谢公子今天的主要工作虽说是熟悉,但那边也给了要求,说的是粮食进口的问题。

粮食进口,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从五四年进口加国小麦开始的,加澳两国的小麦,也一直在往国内跑,这也是资本逐利的表现,封锁也封不住的。

谢飞提出了问题,李胜利想了一下,也没藏着掖着,直接给了他纽璧坚的联系方式,跟接头的密语。

许多事做不做,纽璧坚那边自有考量,也有做事的底线,无非不能弄些太惹眼的东西进来,新怡和算是条长线。

粮食之类,还是一点问题没有的,无非药材买卖都做了,拿着粮食换药材,谁也说不出什么的。

如今国内面对的最大粮商就是老美的邦吉集团,人家也知道粮食的买主是谁,路径也是通过法兰西那边的分公司,绕过老美本土的监管,这样的买卖做的人多着呢。

这就跟国内的药材买卖要交给怡和,小手工业的产品要交给汇丰一样,人家卖,那就是港城的土特产,自个儿去卖,就要面临重重封锁了。

加澳两国都是殖民地所属,新怡和参与到粮食买卖之中,也用不着跟邦吉竞争,拿药材换一些也就是了。

扫了眼很上道的谢公子,李胜利也没给他说一些隐秘的事,让谢飞出来,还是为了转移自训班这边的关注度。

杜娇阳的事,不定瞒得住,有了谢飞在前面顶一顶,李胜利这边也就多了腾挪的空间跟时间。

接下来的几天,谢飞这边算是开工顺利,不仅联系上了港城的纽璧坚,还敲定了一大宗粮食的进口生意,办公室那边自然而然的给了他一个科员的身份,这也算是业精于勤的好运气了。

自训班这边,杨师傅进药三天之后,别的不说就杨师傅亲口所说,视线就清晰了不少,只剩一只好使的眼睛,也不似之前那么干涩了。

李胜利跟十余老汉脉诊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升降散跟四君子汤的结合有疗效,而且疗效还是可圈可点的。

药剂有效,就要正经谈一谈辐射病的治疗了,辐射病的病状对应了温病之中的邪热,那这病,在中医看来,就不是无药可医的。

只是杨师傅这边是十多年之前受的辐射伤,视力衰退,具体算不算是辐射病的诱因,还是很难说清楚的。

中医的脾虚,或是邪热伤津,到了杨师傅这岁数也是很常见的,杨师傅这边有了明显的起复之状,接下来就该去找真正的辐射病了。

找病家之前,蒲老一众老汉,自然还是要跟李胜利坐在一起议一议的,作为现时的病家,杨师傅也受邀见证了一下。

“胜利,以温病的三焦辩证之理,诉说辐射病,应当还是贴切的。

只是,再上报之后,引来病家,咱们就要负责任了……”

以邪热或是热毒来定义辐射病,在蒲老这边是没问题的,但究竟有没有问题,还得以疗效说话。

真将辐射病引入自训班这边,蒲老等人还是有顾虑的,毕竟这时节的形势不同。

“蒲老,治不了病咱们还是可以调养一下的。

虽说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五子衍宗丸之类的药剂,不是随便能用的药,但补益剂误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