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38章 烈火烹油(上)(1 / 3)

加入书签

第838章 烈火烹油(上)

老高这边经历过枯燥的学徒生涯,也经历过之后的公私合营。

风雨也是触及了最激烈的小半之后,才退到马店集村里的。

经历过这些之后,老高也算是个老运动员了,对于李胜利话里的意思,听的也是明确。

叹了一声这位医界霸王非同凡响之后,老高也只能按照李胜利的意思来了。

不说别的,敢于在风雨之中,在几个村子之间,豢养比社员还多的外来人口这茬,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换了他老高,别说养活外人了,没了工作之后,想要养活家人,也只能靠变卖家产度日。

没有经历过这些,就是因为在风雨之中,拿了李胜利这边的补贴。

虽说在李胜利这边拿不着什么钱,但粮食却是足量拿着的,而且对老高这类跑外的。

李胜利也给他们留了间隙,给的多半都是大米、白面这种细粮。

一个人的粮食,去鸽子市倒腾一下,也就足以养家了。

论及人情世故,李胜利面上表现的虽说不多,但动作上可是很细微的。

这点老高也清楚,所以就没敢直接带着刘家小姐到马店集这边。

对于马店集跟洼里、山上的情况,老高对老东家那边都是守口如瓶的,更别说那些个字号的东主了。

有些事,老高不是不清楚,只是涉及到了鹤年堂的字号。

又涉及到了御医王家这类,早年在城里有些名号的医脉,有些话,老高也不好给那些个东主们细说的。

说说马店集、洼里、山上的情况,说说王芷这个王家传人的来历,别说老高不敢说了。

就是他敢说,只怕那些个东主也不敢听。

涉及到了风雨的细处,如今许多事可都是忌讳,知道多了死的快,啥时候也是好使的。

“李先生,鹤年堂与西鹤年堂之间的脉络,差不多厘清了。

新鹤年堂的掌柜我也帮您物色了一个。

此老当年也是王家做鹤年堂东主时候的一个学徒,名唤秦葛根。

当年家里也是京郊的清白人家,王刘两家换了东之后,这位秦老从药柜学徒做到跑外的先生。

之后又做了几年鹤年堂的二柜,才因公私合营时回护原本的东家,被撵走的。

若无此番纠葛,这位秦老就该是西鹤年堂的大掌柜。

此老际遇也颇为神奇,身高六尺、面如重枣,端的是好汉一条……”

听老高这边又扯上评书了,李胜利直接就给他抬手打断了。

一听秦葛根的名号,再听他能回护东主,还能在早前做到鹤年堂的二柜,这些对李胜利就够用了。

什么身高六尺,可举鼎之类,就纯属扯淡的话了,听了也没用。

“老高,您可别扯了。

此老岁数如何,你别弄个八九十的前辈过来,那我不得供着啊?

说重点……”

秦葛根的名号,参照王芷的名号,差不多也可以确定,早前鹤年堂的王家东主,跟御医王家有关了。

这类起名的方式,就跟宫里似的,也是真拿人不当人的,随便来个方子,就是起名的参照了。

后续王家沿用此法,怕是不知道这种起名方式的由来。

这就跟中药材的名字一样,早前御医用药,不用人中白、五灵脂、望月砂、夜明砂、蚕砂之类为药名。

弄些尿垢、人粪、老鼠屎、蝙蝠屎之类的名字,只怕这药材还没入砂锅,人脑袋先掉地上了。

这就跟宫里的太监、宫女,不能用二狗、三丫之类的命名一样,不仅俗气且丢皇家的面子。

选点清风霁月之类的文雅名字,选些药材之类辟晦字样,听着就高大上不是。

这也是后续王家不用秦中白、王灵脂之类的原因了。

“无非此老不仅识药、懂行,还兼有一身好武艺。

此老当年给鹤年堂跑外,从来只带伙计不带镖师的。

在各路药市,早年间这位秦爷的名号,也是极响亮的。

此老今年正经的岁数是七十有五,按他所说,当年入鹤年堂做学徒的时候,他虚报了三岁,只是七十二的年纪。

找到他之后,我给他说了鹤年堂将由王家东主接掌,此老二话不说也就应了。

之后,我让董先生为其号过脉,董先生言说,此老体格、脉象,却如五十几岁的人,至今仍能喝酒吃肉,算是有寿限的人物,再活十年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了秦葛根的岁数,李胜利就知道老高为什么要说评书了。

如今年月,七十余对普通人而言,已经算是高寿了。

再高的不是没有,只是很少,山上的史老不是九十余了吗?

不管是对城市还是农村而言,七十真的算是高寿了。

城里人三四十没的,也不在少数,正常人的寿限也就五六十,七十在如今的农村,已经算是喜丧了,人生七十古来稀么。

“此老公私合营之后境遇如何?”

老高这边花里胡哨的弄的多了,李胜利也就起了点疑心,只怕这位秦葛根近些年的际遇一般。

“凑合活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