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4章 回报(中)(2 / 3)

加入书签

问起来,人家也有的是理由解释,一句外人做的,与他们无关,你就是派最多人出去,调查的结果,也必然是他们所说的理由。

断人前程、毁人子女,这些手段,杜老爹一样不赞成,但更多时候,也真的只能做个又聋又哑的阿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因为贤婿会引动别人去争抢这些利益,事情起于他,却终于旁人。

如今的老美,对于这些出去的人,也是想要接纳跟策反的。

如果这些出去的落入女儿跟老美的圈套之中,说些不该说的话,殃及国内的家人,也只是简单几句话的事儿。

以结果论功过的现在,这事儿就基本跟李胜利没什么关系了。

这样的手段,既不好防范,也没法防范,子女的漏洞会殃及长辈,这才杜老爹看来,也是令人痛心的。

看着已经自成体系,而且主张明确的贤婿,杜老爹这边有许多告诫的言语要说。

但杜老爹也清楚,自家贤婿李胜利,在无论在宏观眼界,跟做事手段上,并不比自己这个老丈杆子差多少。

于做事手段上,贤婿更加的果决狠辣,刚刚提及担忧女婿、女儿的前程。

不如说是杜老爹想为了以后的纷争,做个事前的说客。

老杜只希望贤婿能顾念一下杜丁王谢各家的战友情、同事情,不要轻易断人血脉才好。

这样不仅不好,还会结下一个个死敌,虽说知道贤婿有额外的手段,但杜老爹并不想看到自家贤婿在宦途使用江湖手段,那也是坏规矩、坏前程的昏招。

真用成了习惯,你用我也用,杜老爹都不敢想象未来的宦途会是个什么样子。

见杜老爹长时间不说话,李胜利这边想了一下,就加了一些自己的筹码。

“爸,近期岛上跟老美,怕是要有一场好戏的。

美刀贬值、日元升值的戏码。

骄阳那边的资本提前做了预测。

美日之间的会谈,怕是要在年中开始。

但汇市的一场暗战,现在已经初见端倪了。

老美那边贬值美刀为的是收割岛上,岛上那边顺水推舟,升值日元,想的是收购老美。

这俩父子,一个不是慈父,一个是正经的逆子,但老子终归是老子。

在壮年的爹面前,做个逆子,结果也是注定的,一顿臭揍也是免不了的。

老美收割之前,汇市的这波暗战,也是美爹要打逆子一个冷不防。

岛上的逆子,想用自家升值的日元买下美爹家的家产。

老美这个做爹的更无耻,接下来会大笔印刷美钞,让自家的美刀持续贬值,进而增加本国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以产业发展拉动自家的内需。

这俩奇葩父子,逆子想把通胀转嫁给美爹,美爹对逆子更狠,直接用纸转嫁自己家里的通胀。

如今在市场上能跟老美配合的,也只有咱们了。

老美那边是通胀,咱们这边是通缩,他们拿通胀换咱们的通缩。

老美用一文不值的纸票换取了我们的产品,而我们则是用纸票的票面价值,换来了发展的资金与时间。

只是这种交换,我们明显是吃亏的一方。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能是我们内部解决,从老美那边换来的通胀。

如今咱们的通缩在城市,乡村那边还不算是通缩,只能算是需求稍微开了一个小口。

岛上的败局,未开战之前已经定了。

老美的这套手法,也会给我们的未来带来危机。

市场终归是由人来组成的,咱们十亿人的大市场,关键点就是人口的红利。

城市人口太少,农村人口太多,土地终是养不住那么多人的。

爸,骄阳前期在汇市倒手跟狙击所得,我们想投在农村的土地上。

将之前的小手工以县市为节点,以地区为单位,联合成一个个产业集群。

借助美日之间的汇市跟通胀暗战,大批进口国外的先进技术跟设备。

提前进行小手工业到轻工产业的转换。

产业置换之中,可能会对一些公家厂企造成冲击。

我这边的建议,就是让公家的厂企,跟集体的产业结合,共同形成一个立于民营私企跟公家厂企之间的合营新模式。

这批投资的额度,最低应该也是十几二十亿美刀的。

如果按机械设备价值算,可能还要翻倍。

具体的收益,我们也没法评估,只能按照实际的战果来投入。

这笔钱,按照金融界的说法,就是灰色的账面收入了。

既不能返回大洋彼岸,也不能存在岛上,只能置换为现成的产业或是物资。

如今岛上对于产业的监管,还是有其力度的。

这笔热钱,最终能换来的应该还是海量的机械设备跟物资。

除了机床之外,汽车可能也会是大宗。

我们的这笔资金跟老美那边印制的废纸,差不多都是一个路子,最终会急速加快岛上的通胀。

这就跟吹泡泡似的,任何一个市场,都是有其资金容量的。

一旦超出了资金池的容量,这个泡泡就会‘啪’的一声炸裂,这在欧美那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