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2章 努力的方向(万字更新!)(2 / 6)

加入书签

思琦说,“所以,我们要决定一件事,你陆严河的力量和资源,是只保留在幕后,只在制作环节得到你的帮助,还是把你的名字也放到杂志上,在面向市场后,仍然主打你的名字?”

陆严河坦诚地说:“我更希望是前者,我希望这个杂志不仅仅只是一个粉丝向的作品。”

“嗯。”陈思琦点头,“那我们就会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你的名字在杂志上,有谁会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电子杂志感兴趣?首先我们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

李鹏飞是见过他爸跟人谈工作的。

陈思琦跟他爸比起来,那一看就菜多了,一看就是个学生,中规中矩,煞有其事,实际上一点也不“职场”,一点也不“生意人”。

要是让他爸在这里,他爸还管你这个东西是不是粉丝向?一个新产品,最重要的是让更多人知道,是存活下来。

站都没站稳,就想着跑,胃口够大的。

如果是他爸在这里,他爸一定会这么说。

李鹏飞头一次觉得自己可以老气横秋地指着他们两个人,骂他们好好的优势不运用,整天理想主义。

但是李鹏飞觉得陆严河的名字不出现在幕前也挺好,这样杂志做砸了,也不会影响到陆严河。

所以,李鹏飞什么也没说,就看着这两个二十岁都没有的小孩叽叽咕咕地规划着这本杂志的未来。

等等——

李鹏飞看向陈思琦的眼神忽然变得疑惑了起来。

——陆严河的名字不出现在幕前也挺好,这样杂志做砸了,也不会影响到陆严河。

陈思琦不会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绕了这么大一圈,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吧?

这个神色中隐隐流露出骄傲之色的女孩,会是这样吗?

李鹏飞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

“电子杂志,或者是主题电子书,无论是哪种形式,我们叶脉网都需要这样一个品牌。”

辛子杏将自己早上六点钟起来写的策划书交到了刘桥的手上。

刘桥惊讶不已地看着自己手上这个策划书,犹豫了一下,问:“你现在手头上的事还不够多,还在想着做新的东西?”

“其实不是我想到的,是我听到了一个消息,我认为我必须要把握住机会,即使我不做,我也要告诉你,让你安排人来接。”辛子杏说,“我听说陆严河有做电子杂志的想法。”

刘桥脸上的惊讶之色更浓了。

“他?电子杂志?”刘桥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总编,你别忘了陆严河本身就是艺人里面跟出版和作家圈子打交道最多的,他又高中刚毕业,正是最理想主义的时候,他有这样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了,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问题是,他来做这件事,能不能做成。”辛子杏说。

刘桥陷入了沉思。

“而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拿出这个策划的原因,我早就跟你建议过,我们叶脉网既然主打文艺概念,就不能没有自己的文艺品牌,之前我做服装时尚为什么可以吸引很多品牌来投放?因为我们有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所谓时尚,有一大批喜欢这个风格的用户。”辛子杏说,“我们的电子书内容板块,一直都停留在转化纸书版权,却没有建立自己的书系,当然,我知道,建立自己的书系很难,投入也很大,可电子杂志、主题书却不一样,一个月甚至是两个月一本,稳定地推出来,这对叶脉来说,将是一个品牌影响力的建立。”

刘桥:“你说的这些,我当然都知道,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契机来做这件事,做一本这样的杂志也好、书也好,需要一个团队,我们叶脉网现在并没有一个团队可以做这件事。”

“所以我才第一时间把陆严河的想法告诉你。”辛子杏说,“我们要争取他,这是最好的契机。”

刘桥:“他可没有任何经验,他才十九岁。”

“做杂志这件事,不需要年龄。”辛子杏认真地说,“而且,他是陆严河,他不是普通的高中毕业生,他能运用的资源甚至比我们还要多,更别说,还有我们叶脉网在背后帮他。”

刘桥知道,自己被辛子杏给说动了。

“那我们这边还是你去对接吗?”刘桥说,“你现在的精力忙得过来,不会分身乏术?”

辛子杏摇摇头,说:“如果你能再给我安排一个人手过来,我当然愿意,但是我猜你肯定不会再给我安排人了,建立《城市游记》的拍摄团队就要调动好几个人过来了,我也跟你说一下,我打算把刘雅靓培养起来,接手服装时尚那一块的工作。”

“她?她这上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能培养起来?她就是个走后门进来养老的关系户。”刘桥话里话外对刘雅靓并不满意。

辛子杏:“她是关系户,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关系户也能做好。”

“随便你吧,反正咱们叶脉网这一块的工作全是你一个人撑起来的,每年上千万的广告费都是你这个板块拉回来的,别影响了这些就行。”刘桥说。

辛子杏:“我会做最后把关的,你放心。”

“那你确实是想要拉着陆严河做这个电子杂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