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3章 《尚书古文疏证》出版(2 / 2)

加入书签

的再好,若没有实际的利益羁绊,怕也是难得衷心为他办事。

于是说好之后他当场就跟李三才写股份文书,李三才找来幕僚看了看,见得一切妥当瞬间喜笑颜开。

李三才当即拍板表示后续《苏州旬报》,若是在报道上遇到什么问题,他一定会帮忙说话。而且并不是拍拍胸脯就算了,李三才专门安排人跟旬报方面接洽联络,保正王文龙遇到事情随时能找到他。

一番操作,连王文龙也不禁在心中觉得李三才事情办得漂亮,让他踏实了不少。

要不说李三才能成为大贪官而且在朝堂之中结下这么多同党呢,人家收了钱是真办事,而且还得把事情办得漂亮,这也算是一个贪官的职业道德吧。

离开扬州之后,王文龙没回南京,而是马上南下苏州,全心全意的投入了《苏州旬报》的筹建当中。

他先是在苏州找朋友找了印刷社和编辑部的新地址,像在福州一样,组织起更大的印刷力量,接着便开始策划《苏州旬报》的新栏目。

不像此时福建和江南流行的报纸,内容以小说娱乐、商业信息、市井传闻、文人笔仗为主,王文龙专门策划了好几个新闻板块,并且准备发展独立撰稿人和调查记者。

至于广告招商之事,暂时还不着急王文龙打算等《苏州旬报》报道了几个大新闻,彻底把热度炒上来之后再去联系商户。

大新闻的选择需要时机,必须要保证新闻的取向不能落于党争、政斗,而是要实际有利于百姓。

王文龙办《苏州旬报》并不只是为了赚钱,他最终目的是推广自己以民开海的主张,自然要在此时已经出现资产阶级萌芽的江南慢慢塑造自己的舆论影响。

此时苏州已经出现市民社会,这种时事新闻报纸关注百姓民生,没理由不火。

王文龙在苏州忙忙碌碌转眼已过十一月,他带来苏州的《尚书古文疏证》原稿也终于刻好,由袁无涯的书植堂发行。

……

浙江杭州钱塘县。

金学曾坐在暖室之中依着床头喝药,他的大儿子金季真拿着一沓书信急忙忙走进来:

“父亲,信中称吏科、河南道言官上疏弹劾你呢。”

金学曾身体大病未愈,花费挺长时间才缓缓喝下一碗药水,拿布擦着嘴巴说道:“我已经辞官,不过是圣上还未批准而已,人走茶凉,自古皆然,随他们告去。”

“父亲在离任之前还在为闽海忙着办常平义仓、义廪,治闽之功天下皆闻,他们这些人怎能这样不讲良心?”金季真颇为不忿。

金学曾虚弱的道:“我当巡抚之时用权甚大,许多事情都强力推举而去,得罪的人也字不少,如今我已经不居巡抚之位,过去得罪的人自然都会找来。这在我失了权力之后不过早晚的事情,上疏自辩能够辩过一次下一次还是逃不过。不如少说些话,公道自证。”

正在这时就见二弟金嘉谟从外头回来,手臂下挟着一函书籍对金学曾说道:“父亲,王建阳的新书已然买来了。”

金季真颇为不满的对金嘉谟说:“如今父亲大病未愈,家中又如此多事,你怎么还叫父亲看书?”

金学曾却虚弱的说:“嘉谟,扶起我,帮我念书。”

金季真颇为担忧的说道:“父亲,您还是少费些心神吧!”

金学曾摇头:“我在家中闷也闷出毛病来了,看一看书,说不定病也好了。”

金季真无可奈何,接过金嘉谟手中的书,就见王文龙新写的书籍名叫《尚书古文疏证》。

金嘉谟在床边坐下,为老爹念书起来:

“自序——读尚书之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